堅持科技創新引領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——我國塑料管道行業向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
作者:
“2024年是挑戰大于機遇的一年,塑料管道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挑戰,市場發展相對放緩,其他材質管道產品的競爭力度加大,競爭尤顯激烈。越是競爭壓力大,越是市場利潤低,我們越要嚴守底線思維,重視產品質量,從自身實際出發,做好質量自律,提升生產標準水平,提質降本增效,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,更好滿足市場需求,穩定行業發展。”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(以下簡稱“中國塑協”)理事長王占杰說道。
“202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的重要一年,也是落實國家‘十四五’規劃的關鍵之年。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,我們將引導行業企業堅守競爭底線,保障產品品質,嚴格抵制低價競爭行為,杜絕劣幣驅逐良幣,一如既往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,使產業體系更加健全、產業鏈更加完整,產業整體實力、質量效益以及創新力、競爭力、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。”中國塑協塑料管道專業委員會(以下簡稱“中國塑協塑料管道專委會”)秘書長趙艷說道。
4月15至16日,中國塑協塑料管道專委會2024年年會暨2024年塑料管道行業交流會在河南省周口市召開,來自全國塑料管道生產行業、原輔料行業以及裝備行業、建設行業、水行業、燃氣行業、農業等產學研檢各領域的代表,圍繞“堅持科技創新引領,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”展開探討。
“四化”發展成果顯著
中國塑協統計數據顯示,2023年,全國塑料制品行業匯總統計企業完成產量7488.5萬噸,同比增長3.0%。我國塑料管道行業運行相對穩健,分析總產量為1619萬噸,較2022年減少約26萬噸,產量同比下降1.58%。
王占杰認為,總體來看,這是由于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加、經濟增長相對放緩、市場發展放緩、房地產市場及應用領域的政策變化、其他材質管道產品的競爭力度加大等因素,影響了我國塑料管道行業持續增長步伐。
中國塑協塑料管道專委會主任高立新表示,近年來,我國塑料管道行業確立了功能化、高端化、系統化、智慧化的“四化”發展目標和方向,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。
如今,我國塑料管道行業“四化”發展成果顯著。功能化發展方面,從供水輸水、農業灌溉、石油輸送,到城鎮供暖、城鎮燃氣、工業應用等,塑料管道的應用領域和功能不斷拓展;高端化發展方面,更大口徑、更高強度、更多功能、更加環保、高附加值的塑料管道產品不斷涌現并投入于市場;系統化發展方面,管材、管件、檢查井、閥門、焊機、模塊等塑料管道產品體系日趨完善;智慧化發展方面,數字化設計、智能化生產、綠色化制造、精益化管理等在行業正被廣泛應用。
“整體來看,塑料管道行業發展穩中有進,呈現出整體水平提升;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,不斷加大節能改造力度;行業集中度提升,骨干企業增長,產業布局更加合理;國際市場競爭能力提升;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寬等特點,正向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。”趙艷說。
賦能高質量發展
與會代表一致認為,我國塑料管道行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。當前,我國塑料管道行業發展既面臨產能過剩、無序競爭、質量參差不齊等傳統挑戰,也面臨著外部環境變化、產業機構和產業鏈的影響,以及新材料新工藝可能產生的技術封鎖等新的挑戰。同時,行業發展也存在諸多機遇,如,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推動塑料加工業加快轉型發展,功能化在應用領域進一步發揮,提質升級的消費市場將促進行業進步,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將拓展應用領域等。
“今年全國兩會提出,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,這是未來工業發展的大方向。科技創新是推動塑料管道行業進步的核心動力。因此,行業發展要緊跟時代腳步,堅持科技創新引領,不斷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,加大科研投入,推動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,不斷提升產品的性能和質量,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,更好推動行業發展。”王占杰認為,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,塑料管道行業必須發展新質生產力,為高質量發展賦能。
近些年,我國塑料管道行業注重基礎研究,產學研融合不斷深化,科技創新投入加大,新產品不斷涌現,新應用領域不斷拓展,科技創新步伐加快。2023年,中國塑協塑料管道專委會選取69家具有代表性的塑料管道規上企業進行統計的結果顯示,這些企業共有專利10428項,其中發明專利1254項。
“科技創新是引領塑料管道行業發展的第一動力。回顧過去,塑料管道行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,新材料的研發應用、生產工藝的優化升級、節能環保技術的推廣應用,都為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。同時,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,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,我們在科技創新、綠色循環發展方面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。”王占杰建議,我國塑料管道行業要充分認識新質生產力對于整個行業的重大意義,加快應用科技創新成果,大力發展數字賦能,加強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,產業鏈協同發展,積極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,繼續向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
上一條
下一條
上一條
下一條